本站官方唯一域名:www.diso360.com
廳網站群
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浙江人才網(本站)
浙江人事考試網
浙江省繼續考試網
浙江海外人才網
浙臺人力資源合作交流網
我要求職
我要招聘
高級人才
職場資訊
線路切換
電信線路
聯通線路
關于我們
關于我們
辦事流程
地理位置
聯系方式
APP下載
新版
網站首頁
頻道首頁
職場動態
政策法規
人事代理
事業單位招考
求職指導
復工專欄
復工復產千里扶貧路,用“心”來鋪就!
日期:2020年9月15日 來源:澎湃新聞 瀏覽量:1156
2018年以來,金華市認真貫徹關于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真心實意付出、真金白銀投入、真抓實干攻堅,幫助四川省3地5縣(區)全面脫貧摘帽。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打造對口幫扶示范區”。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金華市委主要領導兩次赴四川,走訪結對的5個縣(區),并號召全市加大對口幫扶力度,提升幫扶措施精度,攜手迎來脫貧攻堅全面勝利,開展鄉村振興互鑒互助,打造對口幫扶示范區,成為展現浙川合作、東西協作的窗口。
創新工作機制
全市參與東西協作
金華市通過完善工作體系、創新工作機制,創造全市參與東西協作的良好局面,凝聚全市力量助力對口地區脫貧攻堅。
全市參與強化幫扶力量。在國家、省規定任務外,未承擔結對幫扶的婺城區、金義新區(金東區)、金華開發區也參與結對幫扶,分別與嘉陵區、金口河區、儀隴縣結對,形成金華10個縣(市、區)二對一結對幫扶四川5個縣(區)的良好局面,有效統籌了全市的幫扶力量。在年初制定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時,有針對性的給3個區部署社會幫扶、產業合作、結對幫扶等任務,為東西協作增添了新鮮力量。
前后聯動暢通幫扶脈絡。精心挑選11名掛職干部在前方負責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各縣(市、區)對口辦與前方干部無縫銜接,如年初組織農民工返程復工時,掛職干部將農民工送上車,各縣(市、區)在本地迎接,確保點對點接送。此外,金華市根據結對地區需求,選派229名專技人才,通過網絡課堂、線上解答,由派出部門在后方提供技術支持,由專業人才在前方負責具體落實。
壓實責任確保幫扶實效。2020年1月,金華市就分解下達了東西部扶貧協作主要指標任務。4月開始,每月對完成情況進行通報,多次召開會議專題部署省對口辦最新重點工作任務,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精準產業合作
做好脫貧致富的“民生工程”
“來料加工讓我們實現了在家門口脫貧!”說這話時,四川省汶川縣水磨鎮郭家壩村扶貧車間主任林福美正手把手指導工人熨燙襯衫袖口。這個由浙江省義烏市福田街道援建的來料加工扶貧車間,帶動了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口增收,來料加工成了不少汶川村民致富的新途徑。
抓產業、促增收是脫貧的關鍵。3年來,金華市充分發揮幫扶資金的撬動作用,通過4億余元的幫扶資金,推進180個幫扶項目,帶動結對地區現代農業、來料加工、汽配加工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
在汶川新落成的川青甘物流園內,義烏充分利用大市場的優勢和成熟的來料加工經驗,通過開辦扶貧車間,大力發展來料加工產業,讓貧困戶實現家門口就業。義烏市場集團派遣專業團隊運營川青甘物流園,打造輻射西部地區的現代化物流園區。
在金口河區,浦江縣投入3270萬元幫助當地建設了生態食品加工園區。生態食品加工園區完善了全區食品和中藥材加工產業配套設施,結合實際,科學選擇老鷹茶、藥菊、川牛膝等11個增收見效快的當地成熟特色產業,打造集生產、深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通過保底分紅、就近就業、土地流轉等方式直接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真正實現“立體式”扶貧,做到“為農服務、教農學技、帶農入市、助農增收”,徹底改變了金口河區中藥材產業加工銷售低、小、散的局面,填補了金口河區建區以來中藥材無精深加工、無冷鏈物流的空白,實現了中藥材產業的全面上檔升級。
在嘉陵區,武義結合浙江蠶桑產業發展經驗和嘉陵區蠶桑產業基礎,將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投向蠶桑產業,連續3年投入1830萬元,規模發展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桑茶園”萬畝桑茶基地,帶動了上千名貧困人口脫貧。2020年8月,嘉陵工業集中區內響起熱烈掌聲,各種工程車輛、機械設備喇叭齊鳴,嘉武東西協作共建示范產業園項目正式開工,為東西部扶貧協作事業又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儀隴,充分將廣闊的土地資源與磐安特有的中藥材種植技術相結合,融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川半夏、丹參、金線蓮等川產道地藥材及農作物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通過浙川東西部扶貧項目發展中藥材6000余畝,開辟花椒園、柑橘園,建成現代蠶桑種養殖示范園2000余畝,柑橘園自建園5000余畝,花椒基地12000余畝,將儀隴山村的萬畝荒地開發成一處處致富基地,讓藥香飄在儀隴的山谷之中。3年來,儀隴縣貧困戶通過流轉土地、園區務工、項目分紅增加收入,同時企業還將藥苗免費送給農戶發展中藥材種植,走向深度脫貧、長遠脫貧的道路。
在理縣,永康和東陽兩地共同投入400萬元產業扶貧資金,在理縣實施羊肚菌示范推廣項目,幫扶基地周邊貧困農戶示范推廣羊肚菌293畝。2020年該項目羊肚菌首次豐收,平均畝產200多斤,總產值約為580萬元,戶均增收近4萬元。
多舉措消費幫扶
打造東西部扶貧的“金華名片”
消費扶貧是深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又一次創新實踐,是構建貧困群眾脫貧長效機制的重要方式。金華著力用好“消費扶貧”利器,努力激發對口地區內生動力:
大平臺帶動引領。針對生產端和銷售端信息不對稱的突出問題,依托水果批發市場,整合全市銷售平臺資源,創新單位購銷、商超直銷、展會促銷、結對助銷等模式,拓展銷售渠道。市供銷社專門開辟600平方米場館,設立全市統一的對口扶貧農特產品展銷中心。2019年至2020年二季度,累計銷售四川地區農產品4.27億元。
廣布點完善體系。各結對縣設立了“汶川館”“理縣館”“金口河直營店”,帶動本地銷售對口地區產品。在汶川建設“義烏好貨館”,為汶川引進進口食品、日用品,帶動汶川經濟發展和區域消費經濟升級。
主動認購解難題。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汶川縣游客量較往年有所減少,汶川甜櫻桃滯銷。義烏、蘭溪開展汶川櫻桃認購,動員全市干部和群眾通過“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的形式,認購汶川甜櫻桃6萬斤,并且以已脫貧戶為主,以此來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拓寬甜櫻桃銷售渠道,真正做到助農增收。8月,理縣樸頭鎮樸頭村蜂農潘樹剛忙著整理蜂桶。自從東陽廣開東部銷路后,他的蜂蜜不愁銷,年銷量提升至3000斤,年收入從過去的2萬元增加到5萬元。
亮點采擷
1.400萬元物資助力掛牌督戰村
根據國家關于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村工作部署,金華市第一時間發動社會力量與10個掛牌督戰村進行對接,并于2020年5月底共同赴涼山州布拖縣現場調研,與10個村簽訂幫扶協議,共計捐助100萬元。8月22日,金華市金東區紅十字會、吉米賽歐服裝有限公司等愛心單位和企業組織捐贈300萬元服裝給布拖縣、喜德縣。
2.教育幫扶“智志雙扶”
共建“電商學院”。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與阿壩師范學院以一年建電商班、兩年建電商專業、三年建電商學院的目標開展幫扶,2019年6月,汶川電商學院成立,招收學生28名,利用兩年時間提前完成三年幫扶目標。
高考“零”突破。東陽、永康市針對理縣教育的短板,謀劃理縣教育脫貧攻堅戰術,由點及面,從一個班成績的提升,帶動一個學校,再擴面到全縣教育的逆襲,通過一點突破來樹立全縣教育信心。精心選派優秀教師長期駐點,2019年理縣中學共有9名學生裸分考上本科,實現了十余年來的“零突破”。
建設“心暖公園”。蘭溪義烏援建汶川縣特殊教育學校特教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定期舉辦多種形式心理健康輔導,幫助學生排解心理困擾和防范心理障礙,疏導解決各類心理行為問題,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發展,輻射帶動阿壩州特殊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勞務協作、十萬建檔立卡人員在金華“精準脫貧”
今年春節過后,受疫情影響,金華市企業復工復產面臨中西部務工人員返金難題,而作為對金華的主要勞務輸出地,中西部眾多貧困人員滯留當地,生活面臨困境。
在復工復產與脫貧攻堅的雙重緊要關頭,金華市以勞務協作“十百千萬”為目標,開啟“春暖牽手、就業金華”行動,包專列、包專機、包大巴,竭盡所能幫助建檔立卡人員開辟返金返崗“綠色通道”。
金華市人力社保部門介紹,“十”即建立“十縣連廿縣”勞務協作機制。“百”即在中西部貧困地區建立100個以上勞務協作站。“千”即組織1000家以上企業面向中西部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提供“愛心崗位”,開展招聘活動。“萬”即引帶10萬名以上中西部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來金華就業。
金華市對口辦數據顯示,全市先后組織直通專車7492輛、專列54趟、專機7架,接回省外在金華務工人員24萬余人。通過流動人口、健康碼、社保庫等大數據比對,經確認目前在金華參保就業的建檔立卡人員已達10.98萬人。
在橫店東磁、亞虎工具等一大批就業扶貧基地的支持和帶動下,金華市今年新簽訂中西部勞務合作協議179份,組織企業累計開發“愛心崗位”2.13萬個,提前超額完成中央、省下達的就業扶貧協作任務。
[
打印
|
關閉
]
關于我們
/
法律聲明
/
地理位置
/
聯系我們
未經書面授權嚴禁轉載和復制本站的任何招聘信息和文章
版權所有 © 浙江省人才市場管理辦公室 浙江省人才市場(浙江省企業經營管理者人才市場)
浙ICP備05023776號
浙江省文明辦網示范單位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